比思論壇
標題: 太阳系边缘可能有一颗尚未被发现的大行星 [打印本頁]
作者: vikter 時間: 2012-5-21 22:39
標題: 太阳系边缘可能有一颗尚未被发现的大行星
一颗运行于冥王星轨道外侧的冰冻天体
根据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我们的太阳系边缘可能还有一颗尚未被发现的大行星。巴西里约热内卢天文台研究员罗德尼·葛姆斯(Rodney Gomes)表示,这颗未知的行星距离太过遥远,因此很难被望远镜发现,但是由于它会对柯伊伯带天体施加引力摄动影响,因此科学家们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
所谓柯伊伯带天体是指一群小型的冰冻天体,其中也包括一些矮行星,它们的运行轨道位于海王星轨道外侧。这一类天体中最出名的莫过于2006年被降级的冥王星了。它曾经是一颗大行星,而现在根据最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成为太阳系中最大的柯伊伯带天体之一,其直径约为1400英里(约合2300公里)。这里还有十几颗天体的直径达到数百公里,并且每一年这一数字都在增加。
葛姆斯表示,其中最有趣的一点在于,根据他的最新计算,这一区域中大约6~7颗天体,其中包括非常有名的赛德娜(Sedna)。根据现有的太阳系模型,和正常情况相比,它们的轨道都显得非常奇怪。
葛姆斯表示,这些天体的异常轨道表现有几个可能的解释,他说:“但是我认为最简单的解释便是太阳系中存在另外一颗尚未被发现的天体,它距离太阳非常遥远,但是其质量足以使它对柯伊伯带天体施加引力影响。”葛姆斯已经将他的这一发现递交本周在美国俄勒冈举办的美国天文学会会议。
捕获的流浪行星?
为了进行这项研究,葛姆斯对92颗柯伊伯带天体的轨道进行了分析,随后将这一结果与计算机模型进行对比,考察在存在以及不存在未知摄动天体的两种情况下这些天体的表现。结果显示,假如不存在一颗未知的距离遥远的摄动天体,其中6个天体将不会拥有我们今天所观察到的,具有如此高偏心率的轨道。
不过至于这样一颗未知天体究竟多大尚不清楚,不过葛姆斯认为这里存在一些可能性。根据他的计算,葛姆斯认为这应当是一颗海王星大小的天体,直径大约为地球的4倍,距离太阳约1400亿英里(约合2250亿公里),这一距离相当于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500倍。
但是这样的估算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比如,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即其直径仅有地球的一半,但是拥有极高偏心率(即拉长的)轨道,因此会周期性地使它运行至距离太阳仅有50亿英里(约合80亿公里)范围内,这样的情况同样可以造成我们观察到的现象。
葛姆斯猜测这颗未知的行星可能是被其原先所在的行星系踢出成为一颗流浪行星,又在随后被太阳的引力俘获而留下的外来者。或者,也有可能这颗想象中的行星形成于更加靠近太阳的位置,只是后来在与其它太阳系大行星的引力作用下被抛出到了现在的外缘位置。
不过不管如何,如果这样一颗天体真的存在,要想找到它将是一项挑战。首先,这样一颗天体可能非常暗弱。其次,葛姆斯的计算结果并未能为天文学家们的搜寻提供任何位置信息,他是这样说的:“它可能在任何位置上。”
没有确凿证据
尽管对这样的说法感到很有意思,但是其他很多天文学家都对此想法持有谨慎态度,他们认为需要更多证据之后他们才会接受太阳系中再次出现第九颗大行星的想法。
罗尼·巴内斯(Rory Barnes)就是其中一位,他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天文学家,他说:“很显然,在太阳系中找到另一颗大行星是一件大事,但是我并不认为他已经给出了任何可以证明真的存在这样一颗天体的证据。”相反,他指出,葛姆斯是“给出了一种方法来确定这样一颗行星究竟将如何对我们太阳系外缘区域产生影响。因此,是的,证据还尚未出现。我想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他为我们指出了一条道路去发现这样的证据。”
道格拉斯·汉密尔顿(Douglas Hamilton)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他也同意这样的看法,那就是葛姆斯的计算结果还远远不能算是确定性的。他说:“他所做的概率性计算结果只能是说明这一情形存在的可能性稍大一些。他并没有给出确凿的证据。”
还有海尔·列维森(Hal Levison),他是美国宇航局西南研究所的研究员,他说他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去理解葛姆斯的发现。列维森说:“我感到很惊讶,我不能理解一颗像海王星那样大小的天体如何会造成像他(葛姆斯)所观察到的那种影响。”不过他也表示:“我知道罗德尼,我确信他一定是经过了精心计算的。”
-
120517174952241.jpg
(54.84 KB, 下載次數: 20)
作者: tomato117 時間: 2012-5-21 23:22
路过顶一个~
作者: s.kared 時間: 2012-5-22 00:19
打酱油准备回家
作者: taibao24 時間: 2012-5-22 23:15
说不定还有更多,慢慢发现吧
作者: abscs 時間: 2012-5-24 10:22
有人说过·月球是外星人的飞行器,地球的守护神。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bb-cdn.store/)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