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589|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討論] 乔布斯已过时?苹果iPhone SE人体工学设计详解

[複製鏈接]

386

主題

0

好友

1454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1-5-5 08:42
  • 簽到天數: 701 天

    [LV.9]以壇為家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3385
    威望
    1454
    主題
    386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樓主
    發表於 2016-4-27 10:45:30

    [size=1pc]在2016年春季发布会上,新一代产品iPhone SE亮相了。这是时隔两年多后,苹果再度推出的4英寸屏幕手机。这一回,苹果展示了这样的标语:“一小部的一大步——深得人心的4英寸设计,于你掌间亲密贴合”。苹果的产品永远像在流水里被打磨光滑的鹅卵石,铝金属表面经过喷砂工艺处理,犹如绸缎般的质感,让这款小巧、轻便的iPhone SE握持时手感非常舒适。

    [size=1pc]这一幕似曾相识。六年前,当竞争对手们都在疯狂开发超大屏手机,乔布斯对着他们连开嘲讽:“握不住的手机,为何要买它?”乔帮主极力推崇人体工学概念,认为手机尺寸就该匹配用户的手掌大小。这种设计理念经由Tim Cook之手,使得苹果推出iPhone 5一代机型。尽管屏幕从3.5英寸变为了4寸,但在iPhone 5时代,所有功能仍只需轻动拇指就能完成,它的广告“拇指”更是让观众体会到,拥有一台尺寸精巧的iPhone 5,任意的指尖操作都是“感官的绝佳享受”。

    [size=1pc]可是当2014年来临时,这个“单手理论”被苹果自己否决了。苹果发布了4.7和5.5英寸的iPhone(iPhone 6和6 Plus),正式进入大屏手机市场。外界纷纷猜测,苹果的这一举动表明,他们也开始认为4英寸手机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然而现在,苹果重拾两年前的理念,又来了一个U型掉头,转而再次发布4英寸手机,这就让分析师们摸不着头脑了——这是什么意思?你们苹果,是不是还想证明乔帮主当初说得没错?

    [size=1pc]“更大,更好”——这句话也许在用户期待视觉体验时适用,但在操作方面,过大的触摸屏会加大手指操作距离,并不利于滑动行为等日常操作的完成。Jack Dennerlein正是如此反驳“更大更好”的观点。他是美国东北大学及哈佛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因香港商人慈善捐款而更名)人类环境安全学方面的教授。他指出,当用户握着手机时,拇指所触碰的范围就被限制了,因此“小一些反而更妙”。

    [size=1pc]拇指范围你也许看过一些关于“拇指区域”的研究图,还根据它们的指示打量过自己的手掌。这些图片以手的大小或各类辅助工具为基础,声称能够帮你计算出多大的手机能完美适配你的拇指。

    [size=1pc]事实上,它们已经被证明是伪科学,只看用户拇指触及范围而得出所谓“适配手机屏”的选择,未免太过简单。在实际操作体验中,用户的手指会弯曲,也会伸直,有时也会移动,这一切日常再频繁不过的变量因素都没被考虑在所谓“拇指区域”的研究图里,因此结论并不具有科学价值。

    [size=1pc]2012年,Dennerlein和他的同事在《生物力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测试在iPhone 3.5英寸手机上,拇指的反应速度和准确度。研究表明,当实验者需要点击拇指最小活动范围内的地方时,其测试的表现是最差的;如果要提高速度和精确度,只能将虚拟键盘上的按键移动到屏幕中央,而不是摆放在屏幕底部。

    [size=1pc]

    [size=1pc]Jack Dennerlein / IOS Press(图)

    [size=1pc]如上图,研究表明拇指的最佳反应领域是在手机中央的弧形位置。Dennerlein对这个测试结果非常欣赏,他将这块区域形容为恰到好处的中心点——“它确实就是在中间,妙就妙在拇指没有完全伸长或者弯曲”(当然,尽管最佳反应的区域大小和手掌大小有关,也与手指灵活程度等因素密不可分)。

    [size=1pc]

    [size=1pc]青年/老年年龄组(左)使用大手机、小手机的对比(实线/虚线)以及短/长拇指(右)用户的真空触及带对比Xiong , Muraki / Elsevier(图)

    [size=1pc]日本九州大学的研究者也进行过测试,基于3.5英寸iPhone 4和5英寸Galaxy S4机型,他们发现较为年长或拇指较长的用户,不能触及的屏幕范围也越大。这个触碰上的盲区被称为“真空触及带”。这项日本研究也表明,对于手指不够灵活、或者手掌更大的用户,最好还是使用大屏手机。

    [size=1pc]握力尺寸尽管没有适配每个人的手机尺寸,但却有基于研究发现的最佳掌握尺寸。这个标准被定为50 mm,在这个尺寸下,物品能够让用户牢牢握持。iPhone SE有59mm(2.3英寸)宽,完美贴合这一标准。并且,据Dennerlein分析:“手机更小更易握,对于拇指操作的产品来说是个大优势”。想想那些惨遭碎屏的大手机们,如果屏幕过大,用户换个姿势拿着它们都容易失手摔落。

    [size=1pc]但是我们也要回归现实,尽管苹果的“拇指广告”那么迷人,尽管乔布斯的人体工学理论也许是正确的,但随时随地用单手操控手机未免也太过理想化。在现实情况中,如何握着手机自然是受物理条件影响的。

    [size=1pc]台湾国立大学的研究者采集了1230个台北公共交通上的随机乘客样本,发现其中500名乘客会在乘坐轨道交通时使用手机。93%的用户都选择竖屏操作,而最常见的手机持握姿势之一(占46%)都是在公车或地铁上站着,一手拉吊环一手单手操作手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坐着的乘客的状态,更多人选择单手持握设备,用另一只手来操作。这样的比例同样也是46%。

    [size=1pc]手掌Jack Dennerlein的团队也做了另一个实验,得出结论是,尽管小手机更易单手把控,但用两只手操作手机显然有更佳的体验。就在今年,他们在《应用人体工程学》上发表报告,将单手、双手试验组的表现记录在内,并得出使用双手时拇指反应更为精妙的实验结果。

    [size=1pc]

    [size=1pc]Trudeau等人/ Elsevier(图)

    [size=1pc]“双手操作让人心里更踏实,因为你不再需要像单手时那样随时调整你的掌握姿势”——Dennerlein如此对比两种操作模式。

    [size=1pc]于是场面又对半分了——对于小屏手机来说,在横屏模式下打字或者玩游戏,拇指会有更大的施展空间。在iPad和大手机上,双手操作则更为有用。

    [size=1pc]此外,还有一个来自医生的建议。尽管你可以用拇指单手操作手机,但你得尽量少这么做。人体健康专家表示,在长时间用同一种姿势使用物品后,最好能时不时换个姿势,以免造成身体某些部位的重复性劳损(RSI)。Dennerlein建议用户时刻提醒自己这一点,不要对自己身体有所损伤,成为手机的用户,而不是让手机来“使用”你。

    [size=1pc]

    [size=1pc]对于用户来说,想要找到最贴合你自己的手机屏幕大小,除了手掌之外,你还应该考虑考虑其余外部因素,比如你的口袋或者手包是否装得下。

    [size=1pc]对于现代人来说,手机屏大小的重要性,更多体现在设计时“感官体验”与“触控效果”之间的冲突和权衡。现代的手机不仅是通讯设备,还是用户下视频、看美剧的重要媒介。仅仅达到“通讯交流便捷”这一点,对用户来说远远不够。

    [size=1pc]Dennerlein教授对此还有更深入的诠释:“在以前手机只能打电话的时代,用户对于手机的认知只是按按号码键,所以当然希望设备越小越好。到现在,除了需求以外,手机本身还有语音识别系统的出现。用户甚至不需要去拿着手机操作。那么手机大小是好还是不好,就更不能被一概而论了。”


    7

    主題

    2

    好友

    3104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難過
    昨天 23:12
  • 簽到天數: 1162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6437
    威望
    3104
    主題
    7
    沙發
    發表於 2016-5-3 15:38:04
    在以前手机只能打电话的时代,用户对于手机的认知只是按按号码键,所以当然希望设备越小越好。到现在,除了需求以外,手机本身还有语音识别系统的出现。用户甚至不需要去拿着手机操作。

    3

    主題

    0

    好友

    630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4-10-3 09:47
  • 簽到天數: 449 天

    [LV.9]以壇為家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193
    威望
    630
    主題
    3
    板凳
    發表於 2016-5-5 22:22:17
    我个人是蛮喜欢SE的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11-18 04:06 , Processed in 0.03587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