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红蓝英雄 於 2014-8-19 00:54 編輯
在积蓄了3年的力量之后,汽车反垄断大潮汹涌而来。就在众多业内人士还在关注谁会是下一位降价品牌的时候,又一项新政出台。工商总局宣布,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从发改委对豪华品牌发起反垄断调查,到日前工商部门开放品牌授权备案,国内汽车行业一系列反垄断“组合拳”连发,释放出明确的政策信号: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从而使老百姓买到合理定价的汽车产品。 工商总局叫停品牌授权制度 据工商总局8月1日发布的《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显示,“自2014年10月1日起,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这意味着,今后,4S店模式将被颠覆,大卖场,甚至诸如淘宝等电商将大行其道。该政策的发布,也被业界一致解读为是变相取消了此前已经实施十年之久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成为反垄断链条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新政执行后,汽车4S店经销商不再被限制为单一品牌汽车销售,这给了汽车品牌混合经营更多的可能性。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沈进军表示,备案放开将利于经销商企业主体的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发展,也利于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未来,我们该去哪里买车?我们不妨来猜想一下。 猜想1 4S店单一品牌经销模式被颠覆大型“汽车超市”兴起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4S店1.3万家左右。对传统销售模式而言,4S店类似于汽车产品的专卖店,一般只卖同一品牌。但随着政策的放开,未来,单店多品牌销售将有可能代替单一品牌销售成为汽车行业主要的经销模式,车市可能会出现类似国美、苏宁 、沃 尔 玛 那 样SHOPPING MALL式的“汽车超市”、“汽车大卖场+综合维修厂”。消费者可以真正实现一站式购车,享受到更多服务。 业内人士分析,多品牌混合经营模式在资源整合和经营效率方面更具优势。随着反垄断的推进,对盈利能力本身就较强的经销商集团或多品牌跨区域的经销商来说,新政有利于成本的控制,通过内部资源整合,从而促成汽车超市的成型。 与此同时,随着各种反垄断措施相继实施,车企强势地位逐步被削弱,经销商话语权随之得到增强。而且随着经销商多品牌的选择增多,经销商有了更多的谈判筹码,形成以大型连锁经销商主导销售渠道的市场模式。 猜想2 进口车总经销模式被打破非中规车或大量入市 一直以来,国外进口汽车都是采用品牌授权和总经销商管理的方式销售。在这种模式下,汽车厂家很容易垄断市场资源、实施暴利营销。 根据新政规定,汽车经销商不再需要总代理商或厂家向工商总局进行备案,这意味着进口非中规车经销商可以免去由于没有总代理商而无法进行前置审批的障碍。也意味着,进口车的总经销模式被打破。一旦垄断被打破,进口车的车源放开,未来,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可以销售进口非中规车(中规车是中国规格车的简称,还有美规车,欧规车等),非中规车或将大量流入市场。消费者可以真正货比三家,买到价格更低、车型配置选择面更广的高端进口车。以前无法拿到进口车代理权的经销商,也可以在高端车销售领域一展拳脚。 今后,随着反垄断调查后的配套政策落地,或将非中规车纳入“汽车三包”的范畴,其售后无保障的问题也能获得解决。 猜想3 进口豪车售价水分被挤掉终端车价实打实 车企的垄断行为主要包括限定整车价格、限定4S店的零配件价格和保养价格。未来,反垄断调查将更加深入,进口豪车价格将收敛。 近一个月来,奔驰、奥迪、捷豹路虎等多家进口豪华品牌为了回应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对新车价格、零部件、售后价格进行大幅度调整。而此次取消品牌授权备案,更疑似为修订《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做出政策铺设。这种政策环境,也会倒逼部分涉嫌垄断的豪华品牌收敛价格。 记者观察 反垄断提升车市竞争力 本次反垄断针对整车价格和配件价格,对车市带来的影响无疑是正面的。豪华品牌和进口车出现的价格暴利问题,通过此次反垄断风暴必将受到抑制,实现价格的合理回归,从而让消费者更合理地享受高端产品。同时,反垄断也将更自由的竞争引入到汽车市场中。 从发改委对豪华品牌的反垄断调查,到工商部门的开放品牌授权备案,可以预见,随着反垄断调查的深入,今后,中国消费者能享受到用相对合理的钱去选择、购买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渠道开放,利润降低,将促进经销商更侧重于销售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以此来提高竞争力。 |